林德福醫師: 1月 2024 WFU

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

尿液像烏龍茶,怎麼辦?


作者:林德福




王先生,年約四十歲,家人發現大最近全身越來越黃,他自己也覺得尿的顏色像烏龍茶一樣深,而且上腹脹痛和噁心嘔吐感。來腸胃科就醫,醫師懷疑有黃疸情形,請他至急診進一步檢查。抽血發現,總膽紅素居然高達 10 mg/dL(正常值小於1.2 mg/dL)。

進一步詢問,原來王先生在二十歲的時候就發現有B型肝炎帶原,但一直沒有追蹤,直到這次,才又想起來會不會是B型肝炎發作。

黃疸是胃腸肝膽科常見的症狀,如果單純黃疸且合併肝功能(GOT,GPT)異常,要考慮幾個情形:
  • 病毒性肝炎(如急性A,B,C肝炎)
  • 藥物(如中草藥,肺結核藥物)
  • 酒精
  • 自體免疫性肝炎
  • 膽管阻塞(如膽管結石,腫瘤)
檢查之下,王先生的B型肝炎抗原(HBsAg)陽性,GOT 1200 U/L,GPT 2100 U/L,為慢性B型肝炎急性發作。B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後,大約2-3個月會有臨床症狀,1-4個月會檢測到B肝抗原(HBsAg),1-3個月會檢測到B肝病毒量(HBV DNA)。

如果是母子垂直感染,大部分3-4個月後變成慢性感染(因為小baby 免疫力尚未成熟,不知道這是不好的外來病毒),成人得到的B型肝炎則大部分會產生抗體(HBsAb)而痊癒。

一旦變成慢性B型肝炎感染後,會分四個時期:免疫耐受期,免疫清除期,非活動性殘存期,再活動期。
  • 免疫耐受期:大約二十歲之前,病人與這個病毒共存,似乎歲月靜好,但病毒一直在複製且病毒量很高。
  • 免疫清除期:過了二十歲,宿主發現這個病毒原來是個壞蛋,身體想要清除他,病毒量慢慢下降,但清除的過程也傷到肝細胞,所以GOT,GPT會上升。
  • 非活動性殘存期:過了三十五,肝指數可能正常(GOT,GPT)但病毒長時間的複製產生變異株,有肝硬化肝癌的風險。
  • 再活動期:同樣三十五歲過後,B肝病毒可能因為宿主免疫力變差或病毒變強,再次發生急性肝炎(GOT,GPT會上升)
王先生就是處於再活動期的猛爆性肝炎,在使用抗B型肝炎的特效藥後,肝指數逐漸受到控制,症狀也改善。

曾經聽人說過健康的B型肝炎帶原者不用定期追蹤,這觀念是錯的!

B型肝炎帶原者會產生上述這個多問題,不可以用“健康”兩個字來混淆。B型肝炎不像C型肝炎,B肝感染可以跳過肝硬化過程而直接變成肝癌。所以強烈建議B型肝炎帶原者病人要定期追蹤肝指數和腹部超音波,至少半年要追蹤一次,以早期發現肝硬化甚至肝腫瘤。


門診資訊



2024年1月14日 星期日

上腹痛,原來不是胃痛!


作者:林德福




王阿姨,反覆上腹悶痛好幾個月,以為是胃痛,去藥局買了胃藥來吃也沒改善。有去看過醫師,也照過胃鏡,但沒什麼問題。來到我的門診,超音波發現有膽結石,而且總膽管擴張。看她臉色發黃,問她尿尿什麼顏色?她說有點烏龍茶顏色。

一抽血發現,黃疸指數 (Total bilirubin) 高達3.2 mg/dL。

進一步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,原來是一顆石頭卡在總膽管在作怪。

王阿姨問說怎麼辦? 我建議她做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(ERCP),或俗稱膽管鏡,去把膽管的石頭取出。

什麼是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(ERCP)?

用一隻像胃鏡的內視鏡管(正式名稱:十二指腸鏡),只是比胃鏡還要粗一點,而且鏡頭是從內視鏡側邊看而不是像胃鏡往前看。將十二指腸鏡進到十二指腸膽管的開口(乳突),將導管進到總膽管,把顯影劑打進總膽管,看膽管有沒有什麼問題?

如果發現的確有總膽總有結石卡住,把乳突打開,再用器械把膽管的石頭撈出來。

把膽管石頭取出後的王阿姨腹痛和黃疸的情形也隨之緩解。原來一直以為的胃痛是總膽管結石的問題。


門診資訊

2024年1月6日 星期六

開車半個小時,也要去做胃鏡!


作者:林德福




2023最後一天,我沒有去跨年,而是在苗栗大千醫院值班。晚上大概七點,突然來了一通電話,是急診室打給我的:林醫師,有一位病人吞到雞骨頭,從新竹XX醫院轉過來要做胃鏡,夾雞骨頭,請問你可以幫忙嗎?

我:新竹其他醫院沒有胃腸科醫師可以做嗎?

急診室:對方說都問過了,今晚沒有胃腸科醫師值班!

我:如果病人同意從新竹開來苗栗,我就幫她這個忙。

過了好一陣子,病人來到了大千醫院急診,來到胃鏡室。病人年約70歲的女士,戴著活動式假牙,手摸著脖子感到非常得不舒服。我幫她把假牙拿下來,幫她做胃鏡,果然在食道的入口發現一片骨頭的異物,小心地用異物夾把雞骨頭取出。

沒有骨頭卡在食道的阿姨,疼痛感瞬間緩解,講話也開始大聲了起來:我今天從下午兩點就卡到雞骨頭,到新竹某地區醫院就醫,結果說沒有胃腸科醫師可以處理,要把我轉去林口長庚,但是也不知道何時做得到胃鏡。然後聯絡苗栗大千醫院,說晚上做得到,再遠我也要開車過來!




苗栗醫療資源缺乏,林醫師在這裡服務,不僅要服務整個苗栗鄉親,有時也要服務新竹的鄉親朋友。這位從新竹大老遠跑來苗栗大千醫院,還好我也成功地幫她解決這個"食骨不化"的問題。

牙齒咀嚼功能不好的病人,比如這位阿姨戴著全口假牙,或著有些年長失智的病人,或是有精神疾病患者,常會不小心誤食異物,尤其如果吃到魚刺或是雞骨頭等尖銳物品,可以先尋求耳鼻喉科醫師協助,如果仍沒有找到異物,就要考慮請胃腸科醫師用胃鏡檢查異物是否已經跑到食道去了!

誤食尖銳物品也千萬不要拖延,要盡快就醫。如果拖太久,尖銳物可能刺穿食道,那就會產生更嚴重的併發症。


門診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