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德福醫師: 為什麼會大腸憩室出血?

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

為什麼會大腸憩室出血?

作者:林德福




憩室出血的發生機制


憩室的形成與出血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。當憩室形成時,穿透腸壁的血管會因為腸壁的薄弱而被推到憩室的頂部,僅由黏膜與腸腔隔開。這種特殊的結構是憩室出血的重要關鍵。

血管的損傷如何導致出血


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些血管(稱為直腸血管)暴露在腸腔內的環境中,容易受到壓力和摩擦的影響。這可能導致血管內壁不均勻增厚,同時外層變薄,最終形成血管的薄弱點。此外,高血壓可能會加重這種損傷,進一步增加出血的風險。


憩室出血的特點


值得注意的是,憩室出血通常不會伴隨憩室炎。這意味著即使患者沒有明顯的感染或炎症,血管的脆弱性仍可能導致突然的出血。

憩室出血的危險因子


憩室出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,其發生可能與多種因素相關,包括藥物使用、健康狀況以及生活習慣等。以下為常見的憩室出血風險因子及應注意事項:

藥物影響
  • 非類固醇抗炎藥(NSAIDs):研究顯示使用NSAIDs的患者,其憩室出血風險大約是非使用者的2倍。
  • 阿司匹林及抗血小板藥物:這些藥物會輕微增加出血的可能性,尤其當與抗凝血藥物合用時,風險會進一步提升。
  • 抗凝血藥物:雖然單獨使用抗凝血藥物與憩室出血的關聯性較不明顯,但與其他藥物合併使用可能會增加風險。

其他健康與生活方式因素
  • 憩室位置:無論憩室位於左側還是右側結腸,都可能增加出血風險。
  • 高血壓:研究指出,高血壓與憩室出血的關聯性在某些地區(例如日本)特別明顯。
  • 體重與運動:身體質量指數(BMI)超過30的男性,其出血風險是BMI低於21者的三倍。而積極參與體力活動可降低憩室出血的風險。
  • 飲食習慣:研究發現,堅果、玉米及爆米花的攝取並不會增加憩室出血的風險,因此適量食用這些食品是安全的。
  • 抽菸與飲酒:目前的研究並未顯示吸菸或飲酒與憩室出血之間存在明顯關聯。


如何降低憩室出血的風險?


  • 謹慎用藥:如需使用NSAIDs、阿司匹林或抗血小板藥物,應諮詢醫師。
  • 控制血壓:定期檢查並控制血壓有助於減少出血風險。
  • 維持健康體重:適當減重並維持BMI在正常範圍內。
  • 增加運動量:經常參與適度的體力活動,如快走、慢跑或瑜伽,有助於改善腸道健康。
  • 健康飲食:均衡飲食,不需刻意避免堅果、玉米或爆米花,但應注意其他高脂或高鹽食品的攝取。


門診資訊